《东京梦华录》本身并不是一本很厚的书,但又是一本你可以把他读成很厚的那种书
这也许是因为书中的太多词汇,作者写下他们时还无比普通的词汇,当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我们面前时,都意味着难以数计的典故和历史变革。当我们透过这些词汇回望故都汴京,往事越千年,沧海桑田,甚至已经不是一个“厚”字能形容得了的了
知乎日报推了一篇讲天文学小知识的文章,十分有意思,顺便扩展搜索了一下其中的内容,整理两篇,此其二
知乎日报推了一篇讲天文学小知识的文章,十分有意思,顺便扩展搜索了一下其中的内容,整理两篇,此其一
十四座8000米 我们这个星球上有十四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他们是: 珠穆朗玛峰(8848)、乔戈里峰(8611)、干城章嘉峰(8586)、洛子峰(8516)、马卡鲁峰(8463)、卓奥友峰(8201)、道拉吉里峰(8167)、玛纳斯鲁峰(8163)、南伽峰(8125)、安纳布尔纳峰(8091)、加舒尔布鲁I峰(8068)、布洛阿特峰(8047)、加舒尔布鲁II峰(8035)、希夏邦马峰(8027)
这句话应该是一句古俗语,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两个“圣人”归天的虚龄罢了。 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孔圣人”孔丘,他活了72岁(即公元前551年~479年)。 另一个是战国时期的“亚圣”孟轲,他活了83岁(即公元前372年~289年)。
A.机器人不应该伤害人类,或者因不作为致使人类受到伤害。 B.机器人应该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C.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第二条相抵触者除外。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原则,人们更常称之为“机器人学三定律”,发表于1950年末由格诺姆出版社出版阿西莫夫短篇小说集《我,机器人》的引言部分
考虑社会评判或者一个团体的决策,很自然的,这个评判或者决策应该与构成社会或者团体的个人的观点相联系,一般的,前者由后者依照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加总而决定。通常情况下,社会内部或者团体不同成员由于种种原因而在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上以及所关注的东西上千差万别,如何判断社会作为一个总体是否做得很好?如何有说服力的评价社会评判或者决策的优劣?怎样找出一种理性的依据,使得在存在多种可能性时,社会应该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