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随笔——读《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本文是史军老师的《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一书的读后随笔,记录一些属于吃货的,干货

再看看三种单糖的区别:

其他

图片来源于18年2月Nature上的一篇文章,做了简单翻译。其中金橘曾被独立的归为金橘属,现在属于柑橘属,成为了柑橘家族五大原始种之一:金橘、小花橙、枸橼、宽皮橘、柚。港台常见的“金橘柠檬”饮料当中的“金橘”其实是四季橘

图中所谓的早期混血橘子是原始宽皮橘渗入了柚子的基因,甜橙则是早期混血橘子渗入了柚子的基因,而晚期混血橘子则是早期混血橘子渗入了甜橙的基因,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了。

现实中的情况比图中描绘的还要复杂,单是原生品种就还要包括澳洲圆青柠、宜昌橙、枳等。当然,现在人们已经不用使用原始的杂交配方,而是采用性状已经稳定下来的优良品种,生产各种柑橘类的水果

白菜的历史

邓公说,百菜不如白菜。而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对白菜也是饱含私心的。那是贯穿了儿时每一个冬天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再到厨房灶口餐桌之上,王者一样的存在

如果一顿饭只能有一个菜,那白菜必是选项之一;如果说蔬菜之中一定要挑选一个百菜之王,那一定是白菜

先秦时期,《诗经》有云:“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大概是我国最早关于白菜的记载——葑

到了汉朝,《方言》中载:“陈楚谓之葑,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部谓之大芥”,白菜的一个变种——芜菁,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之内统治着中国北方的餐桌

而在南方,葑的后代,一说是葑和芜菁的杂交:菘,逐渐流行起来。当时的菘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小油菜(上海青)。到了南北朝时期,菘已经十分普及,《南齐书.周颙传》中,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旱韭,秋末晚菘”。在周颙的评价体系里,秋天的白菜(菘)与初春的韭菜排行第一

宋朝,菘的品种已经十分丰富,有叶片宽大甘美的“牛肚菘”,又有叶片又圆又大的“白菘”,还有味道微苦、独具风味的“紫菘”,此时的菘大概与我们今天吃的小油菜(上海青)已经区别不大了

大概在元朝,菘的一个分支——牛肚菘的散生叶片逐渐聚拢起来,最终成了我们今天大白菜的样子,越聚越紧,最后干脆变成一个叶球,成了今天的卷心大白菜!

而我国人民在吃的智慧上无穷无尽,明朝,又由大白菜发展出了黄芽菜,《本草纲目·菜部·菘》记载:“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有二种:一种茎圆浓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其叶皆淡青白色。……燕京圃人又以马粪入窖壅培,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谓之黄芽菜。直到今天,黄芽菜也是一些地区对大白菜或大白菜的优质品种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