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 部电影,和它们的数据可视化

有一种说法:一个人的本质,就藏在他所读过的书、所遇到过的人、和所经历过的事情之中

听起来有那么一丝的道理,是吧。我大概在高中左右的时候听到这种说法,并和当时的伙伴们进行讨论,曾经有个结论:

严格意义上来说 —— 以一名高中理科生的思维 —— 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团复杂的 “化学反应”,而我们的一生,就是这团 “化学反应” 不断与外界环境交互,大概持续不到一百年的过程

非常理科!非常高中!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其实会觉得生命大概还是更复杂一些,可能超越了高中物理所能描绘的范畴,甚至超越了当代物理学所能描绘的范畴

但是这种关于外界输入对于人内在影响的说法,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来,我都会刻意的去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 —— 以期让自己这团 “化学反应” 有一个更好的 “外部环境“

所以当我逐渐将看电影作为一种爱好的时候,就开始筹划着做观影记录、分析和可视化,想看看就”电影“这个小领域而言,究竟有哪些内容,与我的生命发生了交互

1500部电影的豆瓣评分

无论是视为流俗还是奉为圭臬,豆瓣评分都是一个大众化的、避不开的观影视角(对于海外影迷可能是IMDB评分)

豆瓣 /IMDB

将 1500 部电影平铺在 60x25 的阵列中,用颜色代表豆瓣评分(或IMDB评分,可切换),就做出了上面这张图。考虑到豆瓣评分最少也要打一星(也就是2分),所以 6 分是豆瓣评分的中位数,那么我看过的至少中位数以上评分的电影占总观影量的 91.67%

显然,如果不刻意去找烂片的话,我近乎只会看 6 分以上的电影

9 分以上的电影则比我想象的还多,足足有 128 部!“大烂片”的数量则比想象的要少,4分以下的电影只有6部,5分以下的电影也只有30部。看来,豆瓣评分还是很宽容的!

相比之下,IMDB 评分则要保守的多:看过的电影中,IMDB 9 分以上的只有9部

用折线图来看更加清晰,蓝色是豆瓣评分线,绿色是对应电影的IMDB评分,IMDB评分要普遍低于豆瓣评分,在高分段尤其明显。像《千与千寻》、《七武士》、《美国往事》、《雨中曲》这些电影在 IMDB 都拿不到 9 分!

总的来说,无论是豆瓣还是IMDB,我看过的电影中,大众意义上的好电影占据着绝大多数,反而烂片倒是比较少见

年代与地区之河

有时候我会想去看一些特定国家的电影,以期补全自己的“观影世界”版图,经过不懈努力,现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颜色的深浅代表着对应地区看过的影片数量的多寡,中美遥遥领先,颜色红的发紫。然后依次是英、日、法、德、加拿大、韩国、意大利

文化输出,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非洲大陆,并没有太多的空白区域。比较令人在意的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以这两个地区为故事背景的电影很多,但真正属于这些国家自己的电影,很少

用饼状图看的更加清晰,一句话总结:对于一个普通影迷来说,可谓 “天下电影共三斗,母语占一斗,美帝占一斗,其他国家共分一斗

俄罗斯的观影数量在“大国”中垫底,只有 11 部,其中苏联时期的影片还要占去一半。豆瓣上热门的俄语电影:《硬核亨利》、《危楼愚夫》、《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等等,我实在都谈不上喜欢,到目前为止,俄语电影之于我,基本等同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人的舞台... ...

全部年代 /九十年代后

如果加上时间的维度,就有了上面这张河流图(可切换年代区间)。我的观影世界从 1888 年开始,在上世纪 90 年代爆发,直至今天

看过最老的一部片子是 1888 年的短片《朗德海花园场景》,当然这也被认为是人类摄影历史上的第一段电影,属于特地找来观看的。这部短片只有 2 秒、24 帧,却是整个电影世界的开端

实际有故事内容的看过最老影片是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拍摄于 1902 年的法国。第一次看这个影片甚至是因为它完整的出现在了另一部电影 ——《雨果》当中。再往后则是 1927 年的《大都会》,这部电影时长 3 小时,豆瓣 9.1 分,属于妥妥的影史经典。你敢想象《月球旅行记》和《大都会》都是科幻片嘛!

从 1991 年开始,每个年份都有 20 部以上看过的电影(之前基本没有超过10部/年),2012 年到 2018 年,每年都有 60 部以上看过的电影!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的对比也很有趣,90 年代,完全是港片的天下,1993 年上映的港片我看过 23 部,05 年之后,大陆电影的观影数量全面崛起,而港片则在新世纪,简直可以用逐渐“销声匿迹”来形容

美国电影的存在感始终如一的强,英国电影的观影数量在逐渐上升!

整体数值在 2020 年有一个明显的谷地,虽不完全确定,但我想应该是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吧。世界级的灾难,影响着四海列国、各行各业,自然也波及到了电影

类型和时长

简单看一下观影的类型和时长

在豆瓣电影的个人页面,我一直被显示为动作片和喜剧的爱好者,但其实电影的类型都是复合的,豆瓣电影里超过一半的电影都被标上了“剧情”这一标签,“动作”、“冒险”、“喜剧”都是标签的大户,这些电影的产量本身便多。也许,唯一能看出来的只是:我确实不是一个恐怖片爱好者

时长统计用了面积折线图,不只能看到每个电影的时长,还能看到总时长::2820小时39分钟45秒。当然这个时长是有水分的,比如《帝国大厦》我肯定没实打实看8个小时,但又有很多电影多刷,我估计目前为止我沉浸在看电影里的时光超过3000小时是绰绰有余的

绝大部分电影的时长还是在 1.5 小时到 3 个小时之间的。记忆中最长的一次观影是一口气看完了《铁西区》三部曲,花了我和我妈一整天的时间

各种片单的统计

“刷片单”其实也是成为影迷过程中总会遇到的事情,豆瓣上有一类月经的问题:“作为一个影迷,要不要刷豆瓣TOP250” 或者 “看完豆瓣TOP250,在影迷中属于一个什么水平?

我想,看电影应该是美好的事情,而不应该成为“任务”。我没有刻意的去刷过豆瓣TOP250的片单,但同时,我也确实好奇,作为一个普通影迷,我在不刻意去刷片单的情况下,究竟看到多少部的时候,会恰好刷掉豆瓣TOP250呢?

于是我也统计了一些我关注的“片单”的情况(如上图)。当观影量在 1500 部的时候,我觉得“恰巧刷完豆瓣TOP250”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基本为 0,因为我发现,豆瓣TOP250里的电影,如果是我想看的,那我大概率已经看过了,而剩下的,如果不刻意为了刷豆瓣TOP250而去看的话,真的很难“顺其自然”的去看的

其实也不止豆瓣的榜单了,所有有一定长度的片单都是很难靠“顺其自然”恰巧看完的。要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概就是这个世界上好电影实在太多了!不同片单之间甚至可以毫无交集,但他们都是好电影、好片单,也不会有哪个片单能成为电影世界的标准答案

文无第一,每个影迷心中都应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最佳片单”

为了避免视野局限,我自己关注的片单包括:代表大众的IMDB和豆瓣、代表学院派的视与听和TSPDT、代表商业的奥斯卡、代表文艺的三大电影节、还有代表着国别视角的华语奖项、英奥、日本旬报和法国电影手册。越是大众向、商业向的片单我看过的比例越高,但随着迷影的深入,确实是越来越意识到三大的含金量了,如果真的要刷片单,三大和视与听大概会是我的优先片单吧(这样来看,刷完豆瓣TOP250就更遥遥无期了... ...)

其实这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1500 部的观影量在影迷圈实在是一个入门级的观影水平,电影的世界超级大,我才刚刚揭开了冰山一角

追随大导的足迹

相比“刷片单”,真正的影迷都知道,其实”刷导演“才是正确的进阶方式:随着观影量的上涨,一定会有一些导演令你比较喜欢,你会想去看他的其他作品,而又有另一些导演,他们的作品是成体系的,你有必要去看他的一系列作品,来获得更完整的观影体验

上图统计了我看过电影数量最多的 33 位导演(影片数量 > 5),颜色代表国别。王晶导演一骑绝尘,华语导演包揽前六,香港导演占名单三分之一!

导演国别除了 1 名日本(宫崎骏)、1 名加拿大(詹姆斯·卡梅隆)、1名新西兰(彼得·杰克逊)外,剩下的30个席位被中、美、英瓜分

王晶导演的领先优势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另外,香港导演对我的影响之大也可见一斑。如果说“新浪潮”是法国影迷的观影启蒙,“新好莱坞”是美国影迷的观影启蒙,那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就是我的观影启蒙第一课!

当然,也不能只看影片绝对数量了,比如库布里克,我看过其导演的 10 部电影,但是他一共也只执导了 13 部电影啊(不算短片)!实际上,库布里克是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导演!

按国别统计我关注的导演清单:

国籍 导演
中国 胡金铨(4) / 徐克(17) / 张艺谋(16) / 姜文(6) / 谢晋(1) / 田壮壮(1) / 贾樟柯(4) / 杜琪峰(17) / 陈凯歌(8) / 王家卫(7) / 刁亦男(2) / 李安(5) / 王竞(2) / 徐浩峰(3) / 侯孝贤(2) / 娄烨(4) / 杨德昌(3) / 忻钰坤(1) / 吴天明(1)
希腊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1)
美国 斯坦利·库布里克(10) / 大卫·芬奇(7) / 昆汀·塔伦蒂诺(8) / 科恩兄弟(3) / 比利·怀尔德(1)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4) / 沃卓斯基姐妹(5) / 马丁·斯科塞斯(6) / 大卫·林奇(2)
日本 今敏(3) / 宫崎骏(9) / 黑泽明(4) / 北野武(3) / 高畑勋(1) / 是枝裕和(2) / 今村昌平(1) / 深作欣二(1) / 中岛哲也(2) / 小津安二郎(1)
德国 莱妮·里芬施塔尔(1) / 汤姆·提克威(2)
法国 让-皮埃尔·热内(4) / 雅克·贝汉(3) / 让-吕克·戈达尔(1) / 吕克·贝松(3) / 罗伯特·布列松(1)
韩国 朴赞郁(2) / 金基德(4) / 奉俊昊(5) / 李沧东(2)
英国 雷德利·斯科特(12) / 克里斯托弗·诺兰(9) / 大卫·里恩(2) / 史蒂夫·麦奎因(1) / 查理·卓别林(2)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2)
意大利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2) / 赛尔乔·莱昂内(1) / 朱塞佩·托纳多雷(3)
加拿大 丹尼斯·维伦纽瓦(5)
波兰 罗曼·波兰斯基(2) / 安杰伊·瓦伊达(1)
墨西哥 阿方索·卡隆(4)
巴西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2)
塞尔维亚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
丹麦 拉斯·冯·提尔(1)
伊朗 阿斯哈·法哈蒂(1) / 霍曼·塞耶迪(1)
印度 拉吉库马尔·希拉尼(2)
俄罗斯/苏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4)
黎巴嫩 娜丁·拉巴基(1)

括号中的数字代表已看过的该导演的作品数量。由衷的感谢每一位导演的美好的创作!

最后,快乐观影和对商业片的爱

如果说有哪些电影影响了我,或令我难以忘怀,或许我会说库布里克、塔可夫斯基或者金基德的电影,又或者是库斯图里卡的《地下》、沃卓斯基姐妹的《云图》、娄烨的《颐和园》、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

喜欢深邃的哲思、动人的情感、精彩的故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豆瓣给每一个用户提供了一个叫做“个人影史十佳”的页面,无数的牛逼的电影散落在影迷们各自的“影史十佳”当中,如明星般闪耀

但如果说哪些电影我看的最多,那无疑是滥、俗、爽、爆的各种商业片,从 90 年代的古惑仔、赌神、007,到后来的漫威、速激、阿汤哥

记忆深刻的有一次,在餐馆吃饭,我像往常一样准备找一部电影来“下饭”,先是选了布列松的名作《钱》、然后又改成很早就下载在手机上的戛纳佳片《合法副本》,再然后又去看自己豆瓣的“想看”片单,结果兜兜转转选了半天,最后看了 DC 的《海王》

片头很简单,前情铺垫,剧情一望而知。就在海王的父母还在小木屋里你侬我侬的时候,一道白光咔嚓在墙上炸开了一个洞,一群穿着未来科技的机械战警冲进来就要抓走海王的母亲 —— 亚特兰蒂斯唯一的女王

一下子,我就知道,我选对电影了

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星球大战里科技都那么发达了,主要战斗还全靠肉搏呢?“ 因为大家爱看呗!

我喜欢看电影,有时甚至会对经典电影做切片,还会做本文这样的统计。但更多的时候,观影之于我也只是一种消遣放松的方式

完备的逻辑、感人的剧情、深邃的哲思,都很牛逼,那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但是爱看耍酷,大概是人类的本能